被Oracle官方称为“全功能的垃圾收集器”FullyFeatured Garbage CollectorJDK 9服务端模式下的默认垃圾收集器,而CMS则沦落至被声明为不推荐使用Deprecate的收集器一回顾G1之前的垃圾收集器经典垃圾收集器上图展示了七种作用于不同分代的收集器,如果两个收集器之间存在连线,就说明它们可以搭配使用,图。
G1收集器区域化分代式 G1收集器在Java7 update4后引入,采用面向局部收集的设计思路和基于Region的内存布局其名为“Garbage First”,因在垃圾回收过程中优先处理较大的垃圾区域G1适用于大规模内存环境,可动态调整堆内存布局以优化性能执行过程包括初始标记并发标记筛选并行清理和合并阶段。
新的高水位线的值取决于GC后释放了多少元空间如果释放的空间不足,那么在不超过MaxMetaspaceSize时,适当提高该值如果释放空间过多,则适当降低该值5如果初始化的高水位线设置过低,上述高水位线调整情况会发生很多次通过垃圾回收器的日志可以观察到Full GC多次调用为了。
G1垃圾收集器简介 G1是JDK 17引入的全新垃圾收集器,Oracle计划将其在JDK 9中成为默认收集器以替代CMS它的设计旨在简化JVM性能调优,通过三步即可完成调优G1垃圾收集器原理 G1取消了年轻代和老年代的物理划分,使用区域Region划分堆,包含逻辑上的年轻代和老年代区域,从而无需为每个代单独。
此外,Java内存模型还涉及类加载过程 类加载过程由类加载器在首次使用类时触发 类加载和初始化按需进行,通常在调用静态方法访问静态字段或创建类实例时发生 如果类未被使用,则加载和初始化不会发生垃圾回收方面 Java8的默认垃圾回收器是Parallel收集器,旨在提高多核处理器上的性能 Java8。
G1通过JVM参数控制期望的最大GC停顿时间,根据用户配置进行垃圾回收计划G1将堆内存划分为多个Region,使用E区S区O区H区分别对应Eden区S区老年代大对象区,实现空间整合在执行GC时,根据垃圾排序选择性清理默认情况下,JDK8中使用并行垃圾收集器,而JDK9及之后版本默认使用G1垃圾收集。
CMS收集器都不如G1 4JDK11带来了哪些新特性 41GC改进默认垃圾回收器改为G1,废弃CMS垃圾回收器,引入ZGC垃圾回收器可伸缩低延迟垃圾收集器 但由于JDK11中ZGC还不够完善,推荐在JDK17中再使用稳定版ZGC 42模块化Java9引入了对于模块化软件支持,而Java11进一步扩展了这种特性模块。
在探讨垃圾收集器之前,需先了解JVM中常见的垃圾收集算法,详情可参考我的这篇博文若将收集算法比作内存回收的理论,则垃圾收集器便是实践者以下是SerialParNewParallel ScavengeSerial OldParallel OldCMSG1这七款垃圾收集器的特点及适用场景的概述不同GC代表的含义部分GC表示仅收集。
提高CPU性能,加快GC回收速度,而对象增加速度赶不上回收速度,则Full GC可以避免 降低进行Mixed GC触发的阈值,让Mixed GC提早发生默认45% G1的第一篇paper附录1发表于2004年,在2012年才在jdk17u4中可用oracle官方计划在jdk9中将G1变成默认的垃圾收集器,以替代CMS为何oracle要极力推荐G1呢,G1有哪些优点。
G1垃圾收集器是专为多核大内存环境设计的,旨在保证即使无需配置也能在保证高吞吐量的同时,显著减少垃圾收集的停顿时间它在特定应用场景下如替换CMS收集器,自JDK9起成为默认力求在延迟和性能之间达到理想平衡G1集成了多种策略,以提高性能和可用性启用G1收集器通常无需额外操作,仅需通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